当前,抗生素和其他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202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召开会议,决定将“抗菌药物”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主题为:“扩大认知,遏制耐药”。那么,什么是抗微生物药,什么又是细菌耐药,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01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抗真菌药等,是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的药物。大家熟知的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红霉素、头孢类(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都是抗微生物药物。
02什么是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以及其危害?
我们第一次使用抗菌药物时,抗菌药物能够杀灭细菌,但是有些抵抗力强的细菌侥幸存活,剩下的就是“强壮”的细菌,这些“强壮”的细菌大量繁殖生长;当我们再次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细菌的抵抗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抗微生物药物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细菌的耐药性。
实际上,现在很多细菌已经对大多数抗微生物药物产生了耐药性,面对这些细菌的感染,很难找到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也没有新的更有效的抗微生物药物被研发出来,医生们束手无策,急病变得难以治愈,因为细菌对抗微生物药-耐药而丧失的生命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慎用抗微生物药物,很快就没有可用有效的药物可以对抗细菌,今后普通感染和轻微细菌感染都可能致命。
03滥用抗微生物药物对身体有害
如果不按医生处方选用抗微生物药物,不仅治疗无效,还会发生药物自身带来的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身体的每一个系统,例如,损害肝脏、肾脏功能,导致儿童听力受损,甚至致残致死。
当我们服用抗微生物药物时,身体内对健康无影响或者有益的细菌和导致疾病的细菌都会被杀灭,正常细菌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其一些细菌大量生长,会使身体处于再次感染的危险之中。
面对如此严峻的细菌耐药,我们应该怎么做?下面7方面口号请记牢!
-
抗菌药物不是万能药,感冒发烧恐无效滥用抗微生物药物,危害无穷,约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用抗微生物药物是无效的;
-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抗微生物药物是把双刃剑,对症是药,不对症是毒;
-
理性看待抗微生物药物,既不滥用也不盲目拒绝抗菌药物勿滥用,遵医嘱是良方;
-
遵医嘱按疗程,安全可靠防耐药,为了您和子孙后代的健康;
-
请慎用抗微生物放到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随意买,不任意服,不随便停;
6.经常洗手有助于阻止耐药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的传播;
7.多运动,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为了提高全球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鼓励公众、卫生工作者和决策者采取最佳做法,避免耐药性的出现和进一步蔓延,从2015年起,每年的11月18日至24日被设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在今年的认识周里,扩大认知 遏制耐药,让我们一起审慎对待抗微生物药物。